广东展翅南方网
标题:
“一把手”纷纷提出去清闲单位,人民日报怒批:该降职的降职、该免职的免职!
[打印本页]
作者:
老友记
时间:
2019-3-4 22:38
标题:
“一把手”纷纷提出去清闲单位,人民日报怒批:该降职的降职、该免职的免职!
“一把手”纷纷提出去清闲单位,人民日报怒批:该降职的降职、该免职的免职!
广东检察
“为官避事平生耻”。
机构改革中,一些涉改单位“一把手”产生了“随遇而安”“坐等退休”的想法;一些普通干部也萌发了摆脱原来压力较大岗位的想法,希望借此机会到清闲一点的部门去,只要能保持原来待遇即可。
近日,《人民日报》刊发评论文章《绷紧“为官有为”这根弦》,揭露地方机构改革中一些地方出现“闲差受追捧”的现象,并提出“要营造一种‘优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氛围,让敢干事、能干事、善干事的‘良将’脱颖而出。”
以下为全文。
IMG_20190304_223640.jpg
(88.59 KB, 下载次数: 83)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9-3-4 22:38 上传
近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种现象:地方机构改革正如火如荼地“施工”,涉改单位的大多数干部能调整心态、整装出发,但有少数干部出现懈怠感,想借机构改革“东风”换地养老,一些地方出现“闲差受追捧”的现象。
“好几个‘一把手’提出想去清闲单位。”一位组织部长告诉记者。原来,本轮机构改革主要是做“减法”,“差额竞争”下,有人不得不由“正”转“副”。比如某县在机构改革前全县党政机构有60多个,改革后全县党政机构减至37个,这意味着许多部门的“一把手”要发生变动。
“年纪大了,还是主动让贤吧,干点轻松的算了”“提拔不上还闯什么”“干多容易出错,不如少干点”……此类心理让少数涉改单位“一把手”产生了“随遇而安”“坐等退休”的想法。不仅是“一把手”,一些普通干部也萌发了摆脱原来压力较大岗位的想法,希望借此机会到清闲一点的部门去,只要能保持原来待遇即可。
这些干部看似“主动让贤”,实则是缺乏担当作为精神。试问,事多的单位需要担责,相对清闲的单位就可以对付了事吗?这种思想从根子上就是错误的。工作中,的确发现少数干部存在拈轻怕重的倾向。比如,有的惯当“二传手”,乐于“倒手转卖”,工作能推就推,问题能绕就绕;又比如,有的善做“清谈客”,说起来头头是道,做起来花拳绣腿;有的“平平安安占位子、忙忙碌碌装样子、疲疲沓沓混日子、年年都是老样子”……如此做法不仅是典型的尸位素餐,更会贻误发展机遇,侵蚀群众的获得感。
改革开放再出发的中国,正进入“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阶段。自古沙场盼良将,历史只会眷顾奋进者。对于广大领导干部而言,甘于无所作为意味着缺少最基本的担当。中央《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明确指出:根据具体情节该免职的免职、该调整的调整、该降职的降职,使能上能下成为常态。
风云起乃期猛士,鼙鼓动而思良将。为官避事平生耻,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应当意识到,手中的公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有兢兢业业、全心全意付出才能不辜负人民的重托。要营造一种“优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氛围,让敢干事、能干事、善干事的“良将”脱颖而出,才能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健康顺利发展。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
星星之火
时间:
2019-3-5 19:16
去清闲部门还想保持原来的待遇,想得真是太美了
作者:
夜雨
时间:
2019-3-7 08:40
加强对官场的监督,净化社会风气!
作者:
李么么
时间:
2019-3-7 12:25
优者上、庸者下、劣者汰
作者:
杨子颖
时间:
2019-3-7 13:30
当官不作为,不如回家种红薯
作者:
吴凤丹
时间:
2019-3-7 14:00
该降免的坚决严惩处理
作者:
李如
时间:
2019-3-7 14:42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咯
作者:
风雨同路小龚
时间:
2019-3-8 09:32
严肃问责!
作者:
星星之火
时间:
2019-3-8 18:23
在其职不谋其位……
作者:
夜雨
时间:
2019-3-9 12:08
当官的要好好为民服务!
欢迎光临 广东展翅南方网 (http://www.gdzcn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