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展翅南方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社区广播台

查看: 2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化州市发力再“提速”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提质增效

[复制链接]

205

主题

205

帖子

877

积分

荣誉版主

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

积分
87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20:0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近年来,化州市城管局持续开展垃圾分类督导检查及宣传工作,逐步完善设施推动垃圾回收治理,提升生活垃圾分类精细化水平,推动形成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持续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再深化、再提升。


  自今年化州市“分类齐参与 低碳新时尚”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系列主题活动举行以来,相关部门持续开展垃圾分类宣传进社区、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家庭等活动,制作垃圾分类宣传手册、海报、折页等宣传资料发放给广大市民,引导全民成为垃圾分类工作的参与者、宣传者、践行者,推动垃圾分类成为低碳生活新时尚,进一步擦亮化州城市绿色文明底色。

  化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市容管理股 莫璀玲:
  化州市持续推进垃圾分类工作,从社区到商圈,从宣传引导到设施完善,越来越多市民主动参与其中。我们将持续完善分类设施,加强常态化宣传,也希望大家主动做好垃圾分类投放。

  此外,化州市建设了多个垃圾分类小景观和垃圾分类回收设施,以及精心打造了垃圾分类主题公园,通过寓教于乐、寄学于景的宣传引导,全面提升垃圾分类知晓率、参与率、准确率,让垃圾分类新时尚观念转变为新日常。

  化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市容管理股 莫璀玲:
  我们重点打造东山公园垃圾分类主题公园,将垃圾分类元素融入游乐区、休闲区、主干道等全域空间。主题公园的建成,既拓展了市民休闲空间,更成为垃圾分类宣传的“移动课堂”,日均接待群众超千人次。

  在做好全民垃圾分类投放宣传教育的同时,化州市城管局不断完善设施推动垃圾回收治理,以科学规划布局为导向,从分类设施建设、再生资源回收设施布局、大件垃圾收运处理到行业协同监管等多维度发力,全力推进垃圾治理工作提质增效。截至目前,分别在东山、河西、鉴江街道升级、新建垃圾分类亭共24座,下郭街道设立12个投放点。在鉴江街道建成1个可再生资源回收中心,垃圾飞灰无害化项目已建设完成,目前处于验收阶段。

  化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市容管理股 莫璀玲:
  在垃圾分类基础设施方面,我们在城区的鉴江、下郭、河西、东山四大片区建成垃圾压缩站4座,规范设置分类垃圾桶500多个,城区公共场所、学校、小区安装了35套垃圾分类收集点。接下来将持续深化“公园+商圈+社区”的立体宣传模式,优化设施功能,扩大活动覆盖面,同时加强分类设施维护与长效管理,让“绿色低碳”理念真正融入市民日常生活,推动垃圾分类工作再上新台阶。

  为有效提升化州市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水平,推动生活垃圾分类与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的协同发展,近年来,化州市有序推进“两网融合”可回收物体系建设,积极引入社会企业,打通“生活垃圾网络”和“再生资源网络”,促进可回收物应收尽收,让垃圾分类“分”出价值,提升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

  盈峰环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化州项目经理 邓龙君:
  我们盈峰环境现在主要做的业务有装备、城市的清扫保洁,环卫这一块,同时,响应国家“两网融合”的号召,我们积极推动无废城市、资源再利用,从我们在做环卫的过程中进行源头减量,然后后端进行资源深度利用开发。目前在广东省内已经建成了十多个再生资源回收站,后续会继续加大在这一块的投入。

在化州市的多个再生物资回收站,常态化开展了废旧物品回收业务,变废为宝,推进资源的再循环利用与可持续利用,让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双赢,为化州市实现绿色循环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化州市海鹏再生物资回收站负责人 李陈林:
  场内大概有1000平方米左右,回收纸皮、塑料、废铁等物品,大概每天可以回收2-3吨废品。垃圾分类很好啊,对环境好,可以循环回收的物品大家可以拿过来卖,拿过来换钱。

  此外,垃圾焚烧发电作为“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置生活垃圾的最佳方式,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位于化州市丽岗林场南斋坑岭的化州深能环保有限公司自2019年12月26日投产运行至今,累计处理生活垃圾140万吨,发电量5.67亿千瓦时,上网电量4.88亿千瓦时,各污染排放指标均优于国家标准,充分实现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综合利用。

  化州深能环保有限公司效率主管工程师 梁志峰:
  我们化州深能环保有限公司现在做的是垃圾焚烧处理的工艺,现在厂里面配备了2台日处理达300吨的焚烧炉,日处理量达到600吨,年处理量可以达到25万吨左右。

  接下来,化州市将继续聚焦源头分类、垃圾投放、收集收运、初次处理、终端处置等关键环节,构建全链条管理模式,不断推动全市垃圾分类工作提质增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