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广东展翅南方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社区广播台

查看: 319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快人心!沈阳抓获47人!500多万条个人信息被倒卖...

[复制链接]

229

主题

319

帖子

252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52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7 10:35:0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近来真得很受伤
不管啥时候,电话总在响
不接吧又怕是工作的事
接了吧,又是“先生你好,我是...”
这些来路不明的电话
到底是哪来的?!
近日,
沈阳公安破获一起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件,
打掉犯罪团伙3个,抓获犯罪嫌疑人47名。
累计倒卖个人信息500余万条
非法获利300余万元
真的好可怕,不知不觉中
500多万条个人信息被倒卖!
今年8月以来,沈阳警方陆续接到市民反映,称在房产交易环节登记个人信息后,不断接到推销电话,个人身份信息疑似泄露,严重影响日常生活。针对这一情况,沈阳市公安局立即责成网安支队成立专案组,全力开展调查工作。
经过两个多月的侦查,专案组全面摸清了以刘某(女,33岁)、田某(男,40岁)、张某(男,30岁)为首的3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团伙的组织架构和人员情况。专案组发现,每个犯罪团伙中既有利用职务之便倒卖个人信息的“内鬼”,又有层层转卖信息的“中间商”,还有众多求购个人信息的装修公司、房产公司等“买家”。
经核查,今年以来,上述3个犯罪团伙累计倒卖公民个人信息500余万条,非法获利300余万元。在掌握充分证据后,11月3日,专案组调集280余名警力开展集中收网行动,相继将3个犯罪团伙的47名犯罪嫌疑人全部抓捕归案。经审讯,刘某等47名犯罪嫌疑人对非法买卖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事实均供认不讳。这些犯罪嫌疑人因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已被沈阳市公安局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原来是这些人干的!
利用工作之便
房地产开发公司员工倒卖客户个人信息
据介绍,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会利用工作之便,将一些高档商场的会员信息以及高档车车主的资料和企业法人信息等进行售卖,而最让不法分子感兴趣的就是小区业主的资料。
有些个人信息泄露案件,信息泄露的源头来自房地产开发公司——也就是在客户买完房之后登记的购房信息,从房地产开发公司流出。一旦信息被泄露,就会在整个“市场”扩散开来。“这些信息都在公司的电脑里,外面的人是接触不到的,只有公司的员工才能接触到,这些人利用公司工作的便利,趁人不注意偷了信息。”警方相关工作人员说。
一手信息黑市标价最高
两三天内就可转手四五次
购房人信息就这样人不知鬼不觉被卖给装修公司、家居卖场、房产中介以及抵押贷款等行业的销售人员。在这条买卖信息的灰色产业链,一手信息标价最高,每转手一次,价格就贬值一次。交易流程通常是购房人的信息卖给装修公司,然后转卖给家居市场,再卖给房产中介或是抵押贷款公司。个人信息买卖的流转速度之快,往往两三天之内,信息就经过四五次转手。
很多遭遇信息泄露的受害者会觉得维权难。事实上,《刑法修正案九》已经明确单位在保护公民个人信息上负有监管责任。比如说:业主买房时,已经和开发商建立了一种合同关系,合同的附随义务,就是开发商应当保护好业主的信息。如果保护不善,开发商就要担责。
平时在公共场所填信息的时候
一定要注意!
不然很容易遭遇损失!
个人信息遭泄露有哪些危害?
1.垃圾短信源源不断。
2.骚扰电话接二连三:包括保险推销,装修推销,婴儿用品推销等。
3.垃圾邮件铺天盖地:个人信息被泄露后,个人电子邮箱每天会收到十几封垃圾邮件,主要以推销为主,还是些乱七八糟且毫无创意的广告。
4.冒名办卡透支欠款:有人通过买来的个人信息,冒充他人办理身份证,在网上骗取银行的信用,办理各种信用卡,恶意透支消费,银行可能直接将欠费催款单寄给身份证主人。
5.案件事故从天而降:不法分子利用他人的个人信息违法犯罪,一旦犯案或造成后果,公安机关或交通管理部门可能会依据身份信息找到你的头上。
6.不法公司前来诈骗:一些不法公司会编出来些耸人听闻的消息,甚至对受害者的某个朋友、同学或亲戚知根知底,还能报出姓名与单位,一旦做出错误判断,很可能在慌乱中上了骗子的当。
7.冒充公安要求转账:有些胆大妄为的不法分子会冒充公安局的名义,报出受害者的个人信息,然后说最近经常发生的诈骗案件,提醒你某个账户不安全要你转账,还告诉你一个公安的咨询电话进行确认。虽然上当的人不多,但类似的案件依然时有耳闻。
8.坑蒙拐骗乘虚而入:因为知道了受害者的个人信息,那些躲在暗处的人会费尽心机想法坑蒙拐骗。他们可能会冒充你的朋友、亲戚或同学,甚至能达到以假乱真。
9.账户钱款不翼而飞:还有些不法分子会办一张假的身份证,然后挂失受害者的银行账户或信用卡账户,重新补办卡,再设置个密码,如果受害者长时间不用卡,里面的钱款说不定早已被转走。
10.个人名誉无端受毁:犯罪分子会冒用你的名义,所干的一切坏事都归到你的名下,哪怕最后讨回了清白,个人名誉还是受到破坏的影响已无法挽回。
遇到这些需要个人信息的时候
最好谨慎填写!
如何防止个人信息外泄?
1.四种证件要谨慎保管,包括身份证、社会保障卡、护照、户口簿。
2.对于个人身份证的复印材料要特别慎重。身份证复印件在使用时,消费者一定在上面注明其用途,例如:“此身份证复印件仅提供给某某银行,他用无效不负责任”。无论是信用卡、基金、手机……申请书,只要须附身份证复印件的,最好依此处理,政府的表格也一样。另外,申请书尚未填写的空格,如:附卡申请,加买保险,加买第二支基金,申请手机号等,在空下的字段标注**,以免被不法者补填。
3.消费者在提供个人资料的同时最好索要回执,以便于出现问题时,作为询问和查找的依据。
4.一旦发生侵权现象,受害者应及时记录相关信息,为有关部门的调查工作提供有价值的线索。比如:在与侵权方通话时录音,注意引导对方说出非法获取信息的途径,请对方就此表态等;保留好对方发来的宣传单、上门推销的证据、与对方正面交涉的录音、对方信息系统中的电脑页面、来电记录、报警记录等。
信息轰炸,电话不断!
为防诈骗,一定小心!

来源: 沈阳晚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